《和答詩十首·和松樹》
唐代 白居易
亭亭山上松,一一生朝陽。
森聳上參天,柯條百尺長。
漠漠塵中槐,兩兩夾康莊。
婆娑低覆地,枝干亦尋常。
八月白露降,槐葉次第黃。
歲暮滿山雪,松色郁青蒼。
彼如君子心,秉操貫冰霜。
此如小人面,變態(tài)隨炎涼。
共知松勝槐,誠欲栽道傍。
糞土種瑤草,瑤草終不芳。
尚可以斧斤,伐之為棟梁。
殺身獲其所,為君構(gòu)明堂。
不然終天年,老死在南岡。
不愿亞枝葉,低隨槐樹行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(xué)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