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浪淘沙》
宋代 裴湘
雁塞說井門。
郡枕西汾。
山形高下遠相吞。
古寺樓臺依碧嶂,煙景遙分。
晉朝鎖溪云。
簫鼓仍存。
牛羊斜日自歸村。
惟有故城禾黍地,前事消魂。
《浪淘沙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作者是裴湘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:
雁塞說井門。
在邊塞上有一口井門,借雁鳥的叫聲傳遞信息。
郡枕西汾。
城郡依偎在西汾河畔。
山形高下遠相吞。
山峰的形態(tài)高低不一,相互融合在遠方。
古寺樓臺依碧嶂,煙景遙分。
古寺廟宇依附在青翠的山嶺上,煙霧散開,景色分隔遙遠。
晉朝鎖溪云。
形容晉代時期的溪流被云霧鎖住。
簫鼓仍存。
簫和鼓的音樂仍然傳承。
牛羊斜日自歸村。
牛羊在斜陽下自行歸家。
惟有故城禾黍地,前事消魂。
只有故城的禾稼地,前世的事情消散憂傷。
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上的景色和寺廟的景致,表達了時光荏苒、事物變遷的主題。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,通過山川和云霧的描繪展現(xiàn)了邊塞的雄偉壯麗,而古寺樓臺和簫鼓的描寫則展示了歷史的延續(xù)和文化的傳承。最后,詩人通過故城的禾黍地和回憶的消散,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過去的事情已經逝去的感慨。
整體上,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(xiàn)了景物的美感,同時通過景物的變化折射出人事的無常和時光的流轉,給人以深思和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