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流民嘆》
宋代 黃庭堅
朔方頻年無好雨,五種不入虛春秋。
邇來后土中夜震,有似巨鰲復(fù)戴三山游。
傾墻摧棟壓老弱,冤聲未定隨洪流。
地文劃劙水觱沸,十戶八九生魚頭。
稍聞澶淵渡河日數(shù)萬,河北不知虛幾州。
累累襁負(fù)襄葉間,問舍無所耕無牛。
初來猶自得曠土,嗟爾後至將何怙。
刺史守令真分憂,明詔哀痛如父母。
廟堂已用伊呂徒,何時眼前見安堵。
疏遠(yuǎn)之謀未易陳,市上三言或成虎。
禍災(zāi)流行固無時,堯湯水旱人不知。
桓侯之疾初無證,扁鵲入秦始治病。
投膠盈掬俟河清,一簞豈能續(xù)民命。
雖然猶愿及此春,略講周公十二政。
風(fēng)生群口方出奇,老生常談幸聽之。
黃庭堅 (1045-1105),字魯直,自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又稱豫章黃先生,漢族,洪州分寧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詩人、詞人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黃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)進(jìn)士。歷官葉縣尉、北京國子監(jiān)教授、校書郎、著作佐郎、秘書丞、涪州別駕、黔州安置等。詩歌方面,他與蘇軾并稱為“蘇黃”;書法方面,他則與蘇軾、米芾、蔡襄并稱為“宋代四大家”;詞作方面,雖曾與秦觀并稱“秦黃”,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(yuǎn)遜于秦氏。